top of page

IgG抗體血液測試

體檢服務 > 單檢項目 > IgG抗體血液測試

title_icon.jpg

其他同類項目

Dog's Portrait
Dog's Portrait
Dog's Portrait
title_icon.jpg

服務簡介

IgG抗體血液測試 (COVID-19 Antibody Test) 是快速的免疫色譜自我測試,用作針對血液中SARS-CoV-2的IgG和IgM抗體作定性檢測。此檢測確定你是否接觸過COVID-19病毒,同時亦可以識別無症狀感染,以及生病但已經康復的人。立即了解更多!

新冠疫苗,接種疫苗, 抗體測試
title_icon.jpg

​檢查項目及分類

立即登記

Errors here

*必需填寫

當天預約請致電(新客專線/會員預約)或透過WhatsApp聯繫我們​。

遞交

條款及細則﹕
1. 以上項目只適用於醫思健康(EC Healthcare)旗下品牌並年滿18歲或以上的會員。
2. 以上項目只適用於1人享用及只可享用1次,亦不可兌換成現金及不可轉換爲其他產品及服務。
3. 客戶於享用療程前,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以作登記。
4. 客戶於享用療程前,應清楚並同意本公司所安排之療程及内容。
5. 本公司有權撤銷、改變、增添或更改以上各項守則的內容,而無須另行通知。
6. 如有任何爭議,醫思健康(EC Healthcare)將保留最終決定權。

title_icon.jpg

FAQ

為什麼要進行 COVID 康復後檢查?


我們的免疫系統在感染時奮力抵抗,但康服過程中, SARS-Cov-2 病毒仍可長時間留在體內,對身體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持續影響。 據研究發現,透過抽血檢查,可以判斷康復者身體受病毒影響的程度,從而讓醫生為你提供適當的建議,幫助康復和清楚健康狀況。如您最近從新冠病毒中康復,或可立即進行健康檢測。



曾經受感染人士,在康復後的身體檢查應該注意什麼?


專家們建議康復患者繼續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,避免出現其他問題。 與未感染COVID-19 的人相比,曾受感染的人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(包括心臟病發作、中風和死亡)的可能性高 55%。

COVID-19 感染會引發體內廣泛的炎症,導致嚴重心肌減弱和損傷、心律失常,並導致心肌炎等併發症,這是最常見的 COVID 康復後問題之一。對於那些已經容易出現心臟併發症的人,風險也加劇。因此,獲得適當的掃描檢查和心臟功能測試是監測健康的首要任務, 特別是中度或重度感染的康服者。



心臟檢查測試  Glucose、HbA1c、膽固醇測試有需要嗎?


由於該病毒容易引起炎症和凝血, 因此會令血糖和血壓水平出現波動,COVID 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需要密切檢測。 特別是對於已經患有1型、2型糖尿病、高膽固醇或容易出現心臟併發症人士,在康復後進行此類常規功能檢測至關重要。對於許多COVID 患者,血糖水平在康復後可能會有所變化(比平時高或低),需要醫生的建議,進行更頻繁檢查。



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影響嗎?


心臟病^(包括心力衰竭和死亡)的發生率比未感染 COVID-19 的人多4% (在美國約有300 萬人因 COVID-19 而引 發心血管併發症)。 與從沒受感染的人仕相比,感染COVID-19 的人:

- 患冠狀動脈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72%

- 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增加 63%

- 中風的可能性增加 52%



糖尿病風險會增加嗎?


在 COVID-19 感染期間,糖尿病是 COVID-19 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。COVID-19 在糖尿病社區中的嚴重性增加了兩倍,糖尿病增加了COVID 感染期間的死亡風險。

其他與 COVID 無關的健康問題,每年血糖控制不佳都可能增加以下風險*:

心肌梗塞 67%

心力衰竭 64%

中風 57%

腎病 16%

神經病變 8%

視網膜病變 7%



IgG抗體測試有何作用?


感染康復後,身體會產生抗體,以防止未來短時期的感染。定期監測了解抗體水平可以幫助了解免疫保護程度。 通常身體需要大約一到兩星期的時間才能產生抗體,所以可以從感染中恢復過來,或打針後三至四星期後進行抗體測試,並可以跟其他身體健康檢查的抽血一拼進行。



維也命D測試也有需要?


維他命D是支持免疫功能的重要營養素。研究指出,補充維他命D在恢復過程中可能至關重要, 甚至可能有助於加速恢復。因此,進行維他命D測試有助盡早發現水平不足,令醫生給予你更適當的建議。




^Y. Xie et al. Nat Med 2022:28:583-590. doi: 10.1038/541591-022-01689-3; C.

Hebbard Cet al, Front Physiol 2021 12:706185. doi:10.33897fphys.2021.706185 2. Fathi M, Vakili K, Sayehmiri F, Mohamadkhani A, Hajiesmaeili M, et al. (2021)

*Correa MF, et al. J Gen Intern Med. 2019; 34:372-378.

bottom of page